蝉鸣聒噪的盛夏,申城街头热浪翻涌。上海虹鹰救援队的退役军人卸下戎装不卸担当,化身流动的 "安全课堂",将足迹印刻在虹口、杨浦、普陀、浦东四区的爱心暑托班与社区活动中心。整个暑期,这支由钢铁战士转型的专业团队,凭借军人特有的严谨与热忱,开展超 20 场公益培训,把国防教育、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防溺水急救、居家安全实操课程,不仅为青少年们撑起安全保护伞,更在稚嫩心田播撒下责任担当的种子。
以行动书写安全教育篇章
针对暑期安全事故高发的特点,虹鹰救援队精心设计课程,将安全教育的重点落在实处。
在诸多安全隐患中,“水安全” 当属重中之重。针对溺水风险,队员们开展了 13 场次专门的暑期防溺水教育。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互动演示和情景模拟,向孩子们传授识别危险水域、掌握自救技巧(如仰漂、呼救)、学习正确施救方法(如使用漂浮物)等关键知识,反复强调 “预防为先,安全第一” 的理念。而当危险意外降临身边,懂得如何施救同样重要。
为此,本次暑期活动新增并重点开展了 11 场家庭急救技能普及课程。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手把手的教学,教授孩子们及部分家长基础的生命急救知识,涵盖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流程、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简易认知、常见外伤(如止血、包扎)的初步处理和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海姆立克急救法)等。这些实用技能旨在让孩子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再手足无措亿盛资产,甚至可能成为守护家人安全的 “家庭小卫士”。
一堂镌刻生命印记的成长课
除了硬核的安全知识,虹鹰救援队更将爱国主义精神与国防教育编织进每一次互动的经纬。活动中,那场以 "贵州榕江特大洪灾" 救援经历为蓝本的专题报告,恰似一柄银匙,轻轻叩开了所有人的心门。
报告会上,没有堆砌辞藻的华丽篇章,只有沾满泥泞的真实影像,裹挟着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将洪魔肆虐的榕江画卷徐徐展开。队员们用浸透汗水的讲述,重现了那些与时间博弈的日夜 —— 穿越塌方路段开辟生命通道,在浑浊洪流中托举起生的希望,于废墟瓦砾间用血肉之躯守护生命的微光。面对道路阻断、通讯中断的绝境,他们以军人的脊梁撑起守护的誓言,让无畏勇气化作划破阴霾的利剑,用专业素养构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当那些震撼人心的画面 —— 背着老人翻越塌方路段的坚实背影、在废墟中徒手刨挖的血肉模糊的双手、队员间以命相护的生死羁绊 —— 在报告厅里缓缓铺陈,空气仿佛瞬间凝固。孩子们屏息凝神,家长们热泪盈眶,许多人难掩动容之色,泪水夺眶而出。这场报告,不仅是一段救援纪实,更是一堂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生命教育课。它让和平年代的 "最美逆行者" 走出屏幕,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的信念照进现实,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让他们懂得 "军人"" 救援队员 " 这些称谓背后,是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的荣光。
迷彩服里的责任与担当
虹鹰救援队的成员大多经历过军营的淬炼。他们将部队的严明纪律、过硬作风、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带到了志愿服务中。在课堂上,他们既是严谨专业的教官,一丝不苟地教授每一个动作要领;也是和蔼可亲的长辈,耐心解答孩子们天真的提问。他们通过军事知识讲解、英雄故事分享等形式,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纪律、荣誉、责任与爱国主义的种子。
“看到孩子们认真练习 CPR 按压的样子,听到他们复述防溺水的要点,特别是报告会后他们跑来说‘叔叔,你们真棒,我长大了也要帮助别人’,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一位参与授课的虹鹰救援队队员感慨道。
虹鹰救援队的暑期系列公益活动在申城各界收获热烈反响。家长、孩子、社区与学校的反馈交织成对活动认可的和声:家长们感慨课程颠覆认知亿盛资产,防溺水、急救知识的传授让孩子掌握救命技能,贵州救援故事更成为孩子精神成长的养分;孩子们兴奋于绳结包扎等实操技能的习得,救援故事中传递的勇气让他们立志成为守护者;社区与学校负责人盛赞课程内容扎实、形式生动,将其誉为暑期 “金牌课程” 并期待长期合作。虹鹰救援队以行动践行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让专业知识与军人精神浸润社区校园,那抹 “迷彩绿” 与 “救援红”,已然成为守护城市未来的动人风景。
瑞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